非遗 | “博物馆+蜡染” 让蜡染在旅游中活起来

在国家对文博事业、非遗保护日益重视的环境背景下,“博物馆+非遗”的模式优势凸显,应利用好非遗元素,揉合博物馆文创衍生品的优秀设计,开发具备文化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受大众欢迎的文创产品,进而助力于文博事业、非遗保护,以及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博物馆是优秀传统文化最集中最具代表的展示地,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优质资源、核心要素和发展动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数量庞大,也是一座资源丰富的矿藏。在国家对文博事业、非遗保护日益重视的环境背景下,“博物馆+非遗”的模式优势凸显,应利用好非遗元素,揉合博物馆文创衍生品的优秀设计,开发具备文化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受大众欢迎的文创产品,进而助力于文博事业、非遗保护,以及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是我国未来支柱型产业的一条最重要的通道。建立新的文化消费意愿,培养新的文化消费习惯,逐步培育良好的中国文化消费市场,中国文化消费市场大有潜力。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提出博物馆文创产品研发应遵循三个理念:应以社会公众需求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学术研究成果为基础。

文创产品的研发不仅要注重知识性,也要讲究实用性和趣味性,使文创产品接地气,共同打造“坚持用母语表达,中华文化识别度强”的博物馆文创产品。非遗元素的加入,无疑更好地凸显了中国特色的文化标签。一件成功的文博创意作品应较好地传递文物信息,体现一定的人文关怀,又要能激发感官体验,满足购买者心理层面对文化消费的诉求。

 

 

突出传统文化元素与非遗技艺精髓,体现现代表达

“博物馆+非遗”文创品应从馆藏文物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信息中提炼出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准确把握文物特征与内涵,结合凝练的非遗技艺精髓,将传统文化符号与时尚元素有机结合,并给予实用功能,同时赋予时代特征,打造出既具有时尚气息又不失文物独特魅力与内涵的文博创意品。非遗中的手工技艺不是掩盖在灰烬之下的古老工艺,在原生态的传承与保护过程中,应结合时代发掘出更多亮点。在文博非遗衍生品开发中,既要秉承传统、不失其本,又要改良制作,提高品质,在秉承传统的基础上,研发新的材质和技术,提升品质。

在文化和旅游部“在提高中保护”、“非遗走进现代生活”、“见人见物见生活”三个重要理念的推动下,我们帛巴瑞对蜡染旅游开发进行了大量的探索,

与旅游文创及传习融合 

“蜡染与手织布文创”依托旅游资源,通过创意性和应用性设计,开发出具备文化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的文创商品,在落地载体上以5A景区为主。

2019年3月,帛巴瑞和贵州百灵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协助百灵旅游在百灵生态园建立了安顺蜡染体验馆,占地约2000平米。并为5A级景区樊龙里提供蜡染与手织布文创产品。通过景区实体店的方式,专注打造蜡染与手织布手工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借此寄望成为我省民族文创的代表性品牌。

2020年4月,帛巴瑞与谷氏旧居、安顺六合时尚、清越坊合作,在安顺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建立了帛巴瑞蜡染馆,设有蜡染手织布文创店、蜡染体验区和中国少数民族蜡染服饰展示区。

 

 

 

 

传习则是对蜡染深度的学习,将蜡染与传习体验结合起来,不仅是一次亲身感知蜡染文化的过程,是一段更为刻骨铭心的旅行体验,传习不仅包括手作体验,也包括研学。

 

 

 

与博物馆融合

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蜡染也能够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重现缤纷万千的色彩和生机灵动的魅力。

帛巴瑞蜡染馆收藏有贵州省、云南、四川、广西、海南等地各个少数民族蜡染服饰400余件,其中以贵州省各市县乡镇少数民族蜡染服饰为主。是国内第一家收藏蜡染服饰的私人藏馆,建立有蜡染博物馆网络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再现了中国蜡染服饰的艺术和文化以及数字化保护的成果,数据保护的不仅仅是老的历史,还能弥补未来因为保存造成的色彩失真、局部损坏等等。

 

 

通过其蜡染元素的采集,整合藏品特征,可以出现在诸如设计精巧的文具、书本包装、包袋、收纳袋、抱枕、靠垫、家居用品等的装饰上,文化魅力展露无遗。通过整理博物馆藏品,还能让这些精美的藏品以图册的形式展现给更多的观众。目前帛巴瑞第一本蜡染图册安顺卷已经印制(暂未出版),黔东南与毕节卷正在整理中。

 

“活态属性是非遗市场化的前提”。非遗先天具有市场基因,它们从诞生起就在千百年的创造、生产和销售中,借助商业的力量才流传至今。非遗源自我们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其本身就是常用商品。历史上,非遗的大众化消费群体非常多;而当下,非遗则需要借助旅游在现代消费环境下找到新的生存空间。蜡染与手织布这些传统工艺产品也是如此,需要把它们融入到我们的的衣、食、住、行,才能传承得更久。

注: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发表回复

scroll to top